极速打开
打开爱读小说APP 去广告阅读

返回

明渣的逆袭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53章 柳暗花明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  清康熙十五年,七月,湖南,岳州。

  自吴三桂起兵以来,地处南北要冲的岳州城,就成了吴三桂与清军对峙的主战场之一。

  七万守岳州、澧州诸水口,以拒江北荆州之清军;

  七万守长沙、萍乡、醴陵,以挡江西清安亲王岳乐之师。

  潜分岳州兵力,据夷陵东北之镇荆山。

  给西北王辅臣犒银20万两,责令蜀将王屏藩、吴之茂、谭弘三路出击,由汉中出陇西应援,再派云南土司总兵陆道清率“猓猓”千人入平凉助守。

  城墙上旌旗摆动,一门门黑黝黝的火炮炮口向外,犹如吞人的猛兽。城墙上的吴军在凉棚的遮掩下冒热值守,虽满头大汗,但仍肃立,不敢怠慢,五步一岗,十步一哨,执戟持戈的猛士来回巡逻,一片萧杀之情。

  与往日相比,岳州城的戒备,似乎要紧张许多,这是因为,吴军的主帅,周王吴三桂到了岳州。

  岳阳楼,位于岳州城西门城墙之上,紧靠洞庭湖畔,下瞰洞庭,前望君山,历代屡加重修,因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,邀好友范仲淹作《岳阳楼记》,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。

  岳阳楼上,吴军主帅,周王吴三桂,蓄起的鬓发已经束结戴冠。此时他坐在楼上,看着眼前的洞庭湖出神。掱機耑 壹眇記炷『鍶蕗筗攵網→M.δξΖwω.℃òm』為您提供鼱綵\說閱讀。

  清风徐来,轻轻掠过水面,平静的一湖春水,微微泛出涟漪。鱼儿在水面忽隐忽现,稍纵即逝,轻盈快捷。

  “宏图霸业,千秋功业,军马倥偬,还不如这湖中的鱼儿舒坦。”

  吴三桂悠悠叹息一声。

  一个中年儒士长衫网巾,一身汉家衣冠,蹑手蹑脚上来,在栏杆边的榻上坐了下来。

  他看着吴三桂,神色疲惫,不知在想些什么。

  儒者叫刘玄初,四川人,吴三桂的谋士,虽智谋过人,却并非吴三桂的心腹。

  三年前,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,年轻的清帝康熙抓住这一难得时机,顺水推舟,乘势作出了撤藩移藩的决定。

  无奈之下,吴三桂假意上疏朝廷,请求撤藩,以试探康熙态度。

  对吴三桂上疏自请撤藩,刘玄初极力劝阻,却被吴三桂拒绝。

  正如刘玄初所料,吴三桂上书撤藩,康熙顺水推舟,命令撤藩。骑虎难下,吴三桂不得不起事反清。

  他曾劝吴三桂以“兴明”为号起兵,联合天下群雄,又被吴三桂拒绝。吴军北上,势不可当,饮马长江之时,吴三桂忽然举步不前。他请求达赖喇嘛出面调停,想以“划江而治”的代价,来换取康熙释放在京的吴应熊父子。

  双方休兵数月,康熙斩杀了吴应熊父子,调兵遣将,清军从容南下。吴三桂病倒,吴军裹足不前,清军得以在长江北岸从容布防,与吴军形成对峙之势,战局胶着。

  “玄初,你来了?”

  半晌,吴三桂才抬起头来,看了身后的刘玄初一眼。

  “王爷,陕西军情奏报,王辅臣可能撑不住了。”

  刘玄初的话,让吴三桂惊讶地抬起头来,温文尔雅消失不见,脸色变得难看。

  “吴之茂出川增援王辅臣,却被清将王进宝击败,死伤无数。甘肃提督张勇占了洮、河二州。图海带了30门红衣大炮到了西北,平凉城已被清军团团围住。”

  刘玄初徐徐道来,吴三桂脸色铁青,久久没有言语。

  楼中一片寂静,过了半晌,吴三桂才开口。

  “陕西怕是保不住了。王屏藩与吴之茂,都不是张勇王进宝的对手。四川啊……”

  吴三桂眉头一皱,忧从心生。

  “王爷,广东尚之信起事,清廷震动,已派大军南下,分驻京口,增援江西的清军。”

  刘玄初的话,让吴三桂长叹一声。

  “清虏的兵,还真是多啊!”

  刘玄初暗暗摇头。

  得道多助,要是以“反清复明”的名义起兵反清,那里有那么多的汉人跟随清军,又怎会是如今的胶着局面?

  “玄初,江西的战局怎样?”

  “回王爷,尚无进展。敌我两军对峙,互有攻守。只是……”

  刘玄初顿
打开APP 阅读最新章节
第53章 柳暗花明(1/3).继续阅读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